英国留学家长注意!名校退学率飙升!孩子挂科将可能被开除

明月清扬 2天前 6

分享今天的一个学生情况,上午收到的信息:“老师,我去年10月被英国大学开除了,但爸妈以为我今年毕业……”这样的消息,仅仅是英国今年我已经处理了不下90例。这些孩子大多顶着“海归精英”的光环,却在异国他乡陷入学术泥潭——挂科、缺勤、申诉失败、签证危机,最后用“疫情网课”“学校系统故障”等谎言编织“完美留学”假象。
触目惊心的数据:
英国罗素集团大学本科退学率约12%-18%,其中中国学生因挂科/缺勤退学的占比超35%;
隐藏真相:90%被退学学生选择隐瞒父母,用“延毕”“论文延期”等借口拖延,直到学历认证露馅。
真实案例:去年一个曼大金融专业学生,因抑郁症缺勤被开除,用PS伪造在读证明混了半年,最终靠跨本申硕逆袭拿到华威商学院Offer,现就职投行。
二、英国留学的残酷真相:挂科不是终点,隐瞒才是
英国高校的学术规则远比想象中严苛:
论文Deadline:晚交1分钟直接判0分,申诉需医院证明+导师证词;
出勤率红线:缺勤超10%直接上报移民局,面临签证取消风险;
学位等级制度:大二大三成绩决定学位等级(一等/二等一),挂科即无缘顶尖企业。
更扎心的是:英国大学对“二次挂科”零容忍——
爱丁堡大学规定:同一课程挂科两次直接劝退;
曼彻斯特大学要求:挂科超总学分40%即终止学籍;
利兹大学政策:缺勤记录同步上传英国内政部,影响未来签证申请。
三、家长的三大认知误区
误区1:“孩子说在补考,肯定没问题”
英国补考最高仅能拿40分(及格线),且部分专业禁止补考(如医学、法律);
危险信号:孩子突然关闭朋友圈、拒接视频电话、声称“教授拖延出分”。
误区2:“转学就能重新开始”
大三大四被退学后转学,最多转30%学分,重读3年不如直接读硕士;
真相:去年一个被伯明翰大学开除的学生,转学后因课程难度断层再次挂科,最终靠跨本申硕拿到诺丁汉硕士文凭。
误区3:“本科没毕业,硕士肯定没戏”
错!英国一年制硕士不强制要求本科学位,关键在选对路径+文书重塑;
真相:今年我帮一个被谢菲尔德退学的学生,用跨本申硕拿到布里斯托大学教育学硕士,入职上海国际学校年薪30万+。
四、被退学后的黄金自救法则
1. 止损比盲目坚持更重要
14天内申诉:收集医疗记录、心理诊断证明,成功率提升40%;
跨本止损:尤其适合大二大三学生,1年拿硕士学历,简历直接“洗白”。
2. 这些坑千万别踩
代写/代考:英国大学用Turnitin+AI查重,坐实直接遣返;
伪造在读证明:留服认证时100%露馅,学历变废纸;
黑中介保录:30万“保录名校”实为野鸡大学,教育部不认证。
3. 给家长的三条保命建议
定期查CAS状态:用孩子学校账号登录UKVI系统查签证有效性;
识别“表演型留学”:孩子晒图书馆打卡但拒发成绩单?快联系学术顾问!
拒绝情感绑架:“再给我一次机会”可能是拖延陷阱,止损要快准狠!
五、说句得罪人的大实话
在英国留学行业六年,我见过太多孩子从“天之骄子”变成“学历黑户”。退学的本质不是孩子差,而是英国教育体系太残酷——论文查重率严至5%、出勤监控堪比“监狱”、学位等级直接挂钩求职薪资。
去年有个被UCL退学的学生,现在在格拉斯哥大学读数据科学硕士,年薪比原本科同学高60%。他跟我说:“当年觉得人生完了,现在反而感谢退学逼我跳出内耗怪圈。”
结语:退学不是终点,而是另一种起点
当孩子在学术高压下濒临崩溃时,与其逼他在本科泥潭挣扎,不如用一年硕士逆袭。毕竟,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“死磕文凭”,而是帮孩子有尊严地走向未来。
(文中学生情况征得本人同意,关键信息模糊化)
这家伙太懒了,什么也没留下。

最新回复 (0)